新版VS旧版?教资素质教育观“5大考点”,背熟直接套答题模板!


在教资笔试的《综合素质》中
教育观是教师职业理念里的重要内容
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都有可能考察
是重点,也是高频考点
今天牛牛就带大家详细学习一下
新版素质教育观
ps:新版教育观和旧版教育观在考试中都可以用!不过更建议大家背新版~
考点一:素质教育观(新版)
01
素质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的
国民素质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更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所在。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提高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也就是要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素质等。
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应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这是素质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的选拔性、淘汰性的地方。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均等的教育资源,为每个人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教育的公平发展。
素质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地、生动活泼地、可持续地发展
从发展的特征看,素质教育具有全面性、主体性和可持续性。
(1)全面性
实施素质教育,要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有机地统一起来。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全面发展不是平均发展,全面发展应该建立在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兴趣与爱好等方面的充分发展之上。
(2)主体性
素质教育把学生视为教育主体,强调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以区别于应试教育中学生死记硬背、灌输式的被动发展。
(3)可持续性
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全面的素质发展,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动力,促使学生后续可持续发展。
素质教育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兴趣、个性等存在差异。素质教育在重视学生全面发展、让他们在基本方面达到统一标准的同时,也重视这种差异性,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发展。
素质教育要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
考点二:教育观答题模板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老师的教育行为。
小口诀:生个可会全面提素
答:该老师践行(违背)了素质教育观,值得(不值得)学习,具体分析如下:(如果老师行为既有践行又有违背,可以说辩证看待再分开说明)
1.素质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的。国民素质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提高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材料中,该老师……
2.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应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促进教育的公平发展。材料中,该老师……
3.素质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要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有机地统一起来。材料中,该老师……
4.素质教育要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可持续地发展。素质教育把学生视为教育主体,强调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要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材料中,该老师……
5.素质教育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差异性,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育,做到因材施教。材料中,该老师……
6.素质教育要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为了应对社会上出现的道德困境和危机,素质教育开始强调德育为先,提出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材料中,该老师……
特别提醒:如果材料本身是具体的教学场景,也要用教学观来分析材料。
7.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 我们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材料中,该老师……
8.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材料中,该老师……
9.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教学应更加注重过程而非仅仅追求结论。我们应提倡在重视结论的同时,更重视过程的价值和意义。材料中,该老师……
10.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教学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体验以及道德和人格的发展。材料中,该老师……
综上所述,该老师的行为是可取的 / 不可取的,我们要践行素质教育观,成为四有好老师。
考点三:素质教育其他考点
1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
2各级各类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更重视德育工作。
3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
4创造性思维的特征:独立性、反思性、批判性、独特性、灵活性、综合性、求异性、联想性、流畅性。
5素质教育应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以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全面发展是和谐的全面发展,不是平均的全面发展。
考点四:素质教育的误区
考点五:素质教育之下的评价观
05
记忆口诀:许三多过目不忘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发展。
2.注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4.强调参与和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注重过程,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以上就是素质教育观相关的主要考点,这些知识在考试中多以理解类题目为主。大家在学习时要结合这些考点,配合相关练习进行巩固,理解透彻每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应用场景,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准确作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