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新增笔试内容!


7 月 2 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
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总体部署,按照 “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简洁高效、安全运行” 的基本原则,以提高教师数字素养为关键,以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创新应用为牵引,扩大优质资源和服务供给,开辟教师发展新赛道、塑造教师发展新优势。具体通过六大行动推进数字赋能。
01 一是聚焦重点环节,实施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行动。
完善教师数字素养标准体系,修订教师专业标准、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出台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指南,多种方式推进教师数字素养培训全覆盖。持续开展测评,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汇聚教师发展大数据,探索数据驱动的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路径。
02
二是突出应用驱动,实施数字赋能教育教学改革行动。
支持地方、学校结合实际建设智慧校园、升级教师智能研训室和智慧教育中心,助力教师开展数字化教学、数字化学习。协同企业、科研院所研发教师智能助手,推动教师教学理念、方法和模式转型。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推广数字应用先进经验。
03
三是推动培养转型,实施教师发展模式数字转型行动。
推进师范生培养、教师研训的数字化转型,推进教师的数字化学习。完善教师自主学习机制,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精准推送学习资源,建立教师终身学习积分应用机制。强化铭师领学领研领教,实施 “数字支教” 活动,促进优质资源均衡共享。
04
四是强化资源支撑,实施教师发展数字资源供给行动。
组织力量开发重点领域的精品资源,建立资源建设长效机制和资源使用激励机制。创新教师发展资源形态,组织编写人工智能教师读本,开发多模态数字教材、学科知识图谱、沉浸式师训系统等新型资源,提高资源的智能性和实用性。
05
五是推动治理升级,实施教师发展数字治理行动。
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强教师发展综合服务管理功能,建立教师教育大模型,优化教师教育专业设置,强化师范专业的规范管理和动态调整。完善教师资格制度,将数字素养纳入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考察范畴,高校教师资格认定中要将数字素养作为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方面进行考察,推动数据支撑的教师评价改革。强化数字化安全与规范,研制教师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指引。
06
六是深化国际交流,实施数字教育教师国际合作行动。
用好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等高水平对话交流平台,建好全球教师发展学院平台,开展教师人工智能培训、数字化协同教研和 “人机共育” 等方面的国际合作,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制定,贡献中国数字教育的智慧和力量。
25 下教资可能考察的内容
01教育数字化的内涵
教育数字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手段,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深度改革,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以提高教学效率、提供更广泛的学习机会和优化教育质量。
02如何推进教育数字化
①推进教育数字化,要推动教育模式变革。
②推进教育数字化,要实现教育资源开放共享。
③推进教育数字化,要促进终身学习体系建设。
03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义
①推进教育数字化可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②推进教育数字化可实现教育的个性化和智能化。
③推进教育数字化可实现教育的开放化和共享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