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全国不同地区,哪个省自考最快毕业拿证?


2025年10月自考正在报考,自考的时间跨度比较长,希望早点拿证的同学们,该怎么合理搭配考试科目呢?今天给大家支招!
首先我们要了解各地区的考试频次:
全国大部分省份:每年考2次 (4月、10月),每次最多可以报考4门课程,综合 2 年可以考完全部课程。
北京市、上海市:每年考2次 (4月、10月),每次最多可以报考8门课程(连着的两个双休日考试)。综合1年可以考完全部课程。
广东省:每年考3次 (1月、4月、10月),每次最多可以报考4门课程,综合 1.5 年可以考完全部课程。
江苏省:每年考4次 (1月、4月、7月、10月),每次最多可以报考4门课程,综合1年可以考完全部课程。
所以,想快点拿到毕业证的同学可以选择每年考试次数多的省份进行报考。
报考科目怎么安排?
一般情况下,自学考试每个专业大概都需要考十几门课程,这十几门课程根据不同的类型又被分成
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学位课
等等,课程难度也各不相同。
第一次自考科目搭配:
注意事项:第一次报考科目基本都是先报考理论课,实践课下一次开始报考。
全报考公共课
基本上大多数的专业都要考公共课,公共课总共3门(习概、马原、近代史),这个是自考本科的。
自考专科的公共课也是3门(习概、思修、毛概)。
先报考公共课是因为公共课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复习起来也比较容易,考试通过率比较高。
公共课+专业课
适合学习时间充足、学习能力还不错、具备一定专业能力的同学,可以选择专业课搭配公共课一起考
可以先报考2门公共课 + 1~2门专业课。这种搭配模式有两个优点:
1、可以保证我们每次考试都能有课程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
2、公共课比专业课难度小一点,这样搭配考试就不会很吃力,也能提高我们考试的通过率。
第二次自考科目搭配:
有了第一次的学习经验和考试经验,第二次考试我们可以多报点,可以4 门都报满。
第三次自考科目搭配:
第三次考试同样可以4门都报满,专业课、学位课和需要补考的课程都可以。
参考搭配模式:
2 门学位课+1门专业课+1门选修课、
1~2门学位课 + 1~2门专业课
挂科的课程可以穿插进去重新报考,自己选择搭配。
到第三次顺利考完的话,我们自学考试科目就已经考完大半了。
第四次自考考试搭配:
到这里如果剩余的科目多,那就继续参考上面的模式进行科目搭配去报考。如果剩余没几科了,那就剩什么报什么。剩余科目如果在第四次能够全部考通过,那就是所有科目都考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