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2025年10月自学考试时间已定,附报考条件及自考费用及专业选择攻略~


2025年4月自考已经结束了,同学们在等待自考成绩的同时,也开始准备报名和备考10月考期。10月自考考试时间和开考课程已经公布,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地应对这次自考,小编将为大家详细解析自考报名条件、费用明细及专业选择指南,帮助考生做好报考准备,顺利通过考试!
一、10月自考时间安排
报名时间
10月自考报名时间暂未公布,预计在8月下旬开始报名,具体以考试院公布为准。
考试时间2025年10月自考考试日期为10月25-26日
10月各专业开考课程时间安排:上下滑动图文查看
说明:专业名称后加“#”为限期停考专业,不接受新生报名,停考过渡期内相关课程继续安排考试。
10月新开考专业考试安排表:上下滑动图文查看
二、广东自考最新报考条件
基本条件凡在我省居住和工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参加我省自学考试。港澳和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及外籍人士,也可按规定参加我省自学考试。
本科毕业要求所有考生申请自考本科毕业时,必须具有国家承认的国民教育系列专科及以上学历。
部分专业报考要求部分自考专业有一定报考要求(如:护理等),请考生报名前仔细查阅指定专业的专业计划设置及报考条件要求。护理学
护理学(本科)专业仅接受持具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颁发的护理学专业专科(或以上)学历证书,并已取得卫生类执业资格的在岗在职人员(临床护理技术人员、护理学教师、从事护理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报名、报考。考生报名该专业时须上传护理学专业专科(或以上)学历证书原件、卫生类执业证书原件(内含个人信息、执业地点及机构、执业证书编号、注册有效期等,非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及从事护理相关工作的在岗在职证明(证明的落款日期须在报名时间当月内,实习、学习培训、试用期、社保证明、劳动合同等不属于有效在岗在职证明),并签署承诺书,本人须保证申报的情况和提交的证件证明真实有效,如有虚假,须承担由此带来的一切法律后果(包括但不限于注销学历证书等)。
三、2025广东自考费用
在了解广东自考报名条件后,相信有不少同学比较关心的还是费用问题,那广东自考从报名到拿证所需的金钱成本高吗?一起来看看具体明细:
广东自考报考费报考费是你报考几门就要交几门课程的费用,按专业课程平均15门计算,新的报考费是52元一科:15×52=780元,比原来单科37元总报考费增加了225元。
广东自考资料费考生可自己选择购买学习资料的方式,可以网购、线下书店购买,也可去二手平台购买。大概在500元左右。基础薄弱的同学也可以选择报班辅导,有老师划重点和答疑解惑,备考更高效,报班费用一般在3000-5000元不等。
自考本科论文毕业论文报名费270元。如需报名学校的论文指导培训,大概在1000-1500元,由主考院校安排导师指导完成。
广东自考其他费用广东自考本科考生申请学位证书,必须通过学位英语,学位英语单次考试费为120元。此外,除了小自考专业外,大自考专业的少数课程也有实践考核要求。实践考核报名费150元,但并非所有专业都有。
四、广东一年三考的专业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年开考3次的专业,在1月、4月、10月都有考试安排,由于考期较多,在不挂科的情况下,最快1.5年考完。
自考专科建筑工程技术、食品营养与卫生、计算机应用技术、护理、金融管理、工商企业管理、商务管理、旅游管理、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环境艺术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动漫设计、学前教育、商务英语、应用日语、文秘、法律事务、人力资源管理等等。
自考本科
金融学、投资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社会工作、教育学、学前教育、体育教育(即将停考)、汉语言文学、英语、日语、商务英语、广告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旅游管理、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等等。
所以想要快速拿证的同学,可以从一年开考3次的专业中选择。
五、广东自考专业选择攻略
其实选择专业主要从自己选择自考的目的来看,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的方向也不同,大家自考的目的主要分为以下四个,今天就分情况给大家分析:
想尽快拿证
这类同学主要是想要一个本科学历,只要文凭,想快速拿证,可以选择科目少、避开数学或英语等难度较高的科目的专业,例如汉语言文学、行政管理、人力资源、小学教育等专业。
考公考研不同专业能报的岗位差别大,想考公的同学可以选择考公岗位选择大的专业,比如汉语言文学和法律这两个专业,可以报考大部分的考公岗位。想考研的同学就要选择和未来考研的专业相近的自考专业,这样更利于考研。因为考研不建议跨考,难度会增加。
就业
如果希望未来从事特定的职业,可以选择与该职业相关的专业。例如,如果希望从事计算机行业,可以选择计算机专业;希望从事会计工作,可以选择会计专业。
个人兴趣
最后还是推荐大家考虑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学习起来会更加轻松,同时也会更容易掌握知识和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