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自学考试
自考资讯
广东自考

内部整理!广东自考专业计划调整及新旧专业顶替方法解读

2025-07-08 09:33:26 大牛教育
添加顾问 立领优惠

在自考这条充满挑战的学习之路上,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变动,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专业调整带来的考试科目变化。面对这种变化,不少考生会感到迷茫和焦虑。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应对自考专业调整后考试科目有变化的情况。

1 广东自考政策解读

2 自考课程顶替方法 为完整呈现各专业旧计划中每门课程与新计划中课程的顶替关系,新计划与旧计划课程代码、名称一致的课程,在《顶替表》中统一使用“课程顶替”的表述。本次课程顶替根据各专业新旧计划课程设置的情况,共设置 4 种类型(区域)的顶替办法,具体说明如下:

 1、思想政治理论课顶替 

各专业新计划设置 2 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本科层次专业为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代码:0370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代码:03709);专科层次专业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代码:0370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代码:12656)。按照新计划要求毕业时,旧计划的思政课直接顶替为新计划的思政课使用。旧计划思政课不足两门的,须按照新计划要求报考相应的思政课。 

2、课程对应顶替 

课程对应顶替是按照新旧计划中,课程名称相同或相近设置的顶替关系。此类课程只能顶替“对应顶替区”内课程,1 门顶 1 门,在各专业《顶替表》中须按照同一行对应顶替,不能顶替其他课程。 

3、课程选择顶替 

课程选择顶替是指“选择顶替区”内任选 1 门旧计划课程顶替“选择顶替区”新计划 1 门课程,当该区课程全部被顶替后,旧计划“选择顶替区”内仍有合格课程未被使用,则可用于顶替新计划“对应顶替区”内未被对应顶替的部分课程。该区的课程顶替有以下要求:

 01、必须遵循顶替先后顺序,即先顶替“选择顶替区”课程,再顶替“对应顶替区”未被对应顶替的部分课程; 

02、“选择顶替区”旧计划课程不能顶替新计划“对应顶替区”的实习课程或毕业论文(设计)

 03、部分旧专业“选择顶替区”的相关课程既可以顶替英语(专升本)(课程代码:13000,下同),也可以顶替其他课程,由考生自行选择,具体要求见“其他说明”中的“英语(专升本)课程顶替”。 

4、港澳台考生加考课顶替 部分专业旧计划中规定港澳台考生可不考思政课,但须加考其他课程。此类课程的顶替仅限于港澳台考生使用,且只能顶替“港澳台生加考顶替区”内课程。采用相同课程直接顶替,不同课程选择顶替,一门顶替一门。 按照新计划要求毕业时,旧计划的加考课按规定顶替为新计划课程使用。旧计划加考课不足两门的,须按照新计划要求报考相应的加考课。


3 自考课程顶替举例说明

说明:

  1. 只能用已取得合格成绩的旧计划课程顶替新计划课程,不能逆向顶替。

  2. 1 个序号为 1 门完整课程,1 门课程只能选择一种顶替办法,不能重复使用。

  3. 新计划序号 1 课程不能顶替,须报考。

  4. 对应顶替区课程,同一行 1 门课程顶替 1 门课程,不能顶替其他课程。

  5. 选择顶替区课程,旧计划任选 1 门课程顶替新计划任意 1 门课程。该区新计划课程全部被顶替后,旧计划仍有课程未被使用,可顶替新计划序号 3-6 课程。

  6.  旧计划序号 8-10 课程,既可任选两门顶替新计划英语(专升本)课程,也可按照选择顶替课程使用,但不能重复使用。

  7.  港澳台考生可用旧计划序号 14 课程顶替新计划序号 17课程,不能重复顶替. 专业代码:020304/专业名称:投资学(专升本)

说明: 1. 只能用已取得合格成绩的旧计划课程顶替新计划课程,不能逆向顶替。

2. 1 个序号为 1 门完整课程,1 门课程只能选择一种顶替办法,不能重复使用。 

3. 对应顶替区课程,同一行 1 门课程顶替 1 门课程,不能顶替其他课程。

4. 选择顶替区课程,旧计划任选 1 门课程顶替新计划任意 1 门课。 专业代码:020401/专业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升本)

说明:1. 只能用已取得合格成绩的旧计划课程顶替新计划课程,不能逆向顶替。

2. 1 个序号为 1 门完整课程,1 门课程只能选择一种顶替办法,不能重复使用。 

3. 新计划序号 1 课程不能顶替,须报考。

4. 对应顶替区课程,同一行 1 门课程顶替 1 门课程,不能顶替其他课程。 

5. 选择顶替区课程,旧计划任选 1 门课程顶替新计划任意 1 门课程。该区新计划课程全部被顶替后,旧计划仍有课程未被使用,可顶替新计划序号 3-7 课程。 专业代码:030101K/专业名称:法学(专升本)

说明:1. 只能用已取得合格成绩的旧计划课程顶替新计划课程,不能逆向顶替。 

2. 1 个序号为 1 门完整课程,1 门课程只能选择一种顶替办法,不能重复使用。

 3. 对应顶替区课程,同一行 1 门课程顶替 1 门课程,不能顶替其他课程。

 4. 选择顶替区课程,旧计划任选 1 门课程顶替新计划任意 1 门课程。该区新计划课程全部被顶替后,旧计划仍有课程未被使用,可顶替新计划序号 3-10 课程。

 5. 旧计划序号 13-15 课程,既可任选两门(学分合计不少于 7)顶替新计划英语(专升本)课程,也可按照选择顶替课程使用,但不能重复使用。 专业代码:030101K/专业名称:法学(专升本)

说明:1. 只能用已取得合格成绩的旧计划课程顶替新计划课程,不能逆向顶替。

 2. 1 个序号为 1 门完整课程,1 门课程只能选择一种顶替办法,不能重复使用。

 3. 对应顶替区课程,同一行 1 门课程顶替 1 门课程,不能顶替其他课程。 

4. 选择顶替区课程,旧计划任选 1 门课程顶替新计划任意 1 门课程。该区新计划课程全部被顶替后,旧计划仍有课程未被使用,可顶替新计划序号 3-11 课程。 

5. 旧计划序号 14-24 课程,既可任选两门(学分合计不少于 7)顶替新计划英语(专升本)课程,也可按照选择顶替课程使用,但不能重复使用。 专业代码:030302/专业名称:社会工作(专升本)

说明:1. 只能用已取得合格成绩的旧计划课程顶替新计划课程,不能逆向顶替。

 2. 1 个序号为 1 门完整课程,1 门课程只能选择一种顶替办法,不能重复使用。 

3. 对应顶替区课程,同一行 1 门课程顶替 1 门课程,不能顶替其他课程。

 4. 选择顶替区课程,旧计划任选 1 门课程顶替新计划任意 1 门课程。该区新计划课程全部被顶替后,旧计划仍有课程未被使用,可顶替新计划序号 3-7 课程。

 5. 旧计划序号 10-13 课程,既可任选两门顶替新计划英语(专升本)课程,也可按照选择顶替课程使用,但不能重复使用。 专业代码:040101/专业名称:教育学(专升本)

说明:1. 只能用已取得合格成绩的旧计划课程顶替新计划课程,不能逆向顶替。

 2. 1 个序号为 1 门完整课程,1 门课程只能选择一种顶替办法,不能重复使用。

 3. 对应顶替区课程,同一行 1 门课程顶替 1 门课程,不能顶替其他课程。

 4. 选择顶替区课程,旧计划任选 1 门课程顶替新计划任意 1 门课程。该区新计划课程全部被顶替后,旧计划仍有课程未被使用,可顶替新计划序号 3-9 课程。 

5. 旧计划序号 12-15 课程,既可任选两门(学分合计不少于 7)顶替新计划英语(专升本)课程,也可按照选择顶替课程使用,但不能重复使用。 专业代码:040106/专业名称:学前教育(专升本)

说明:1. 只能用已取得合格成绩的旧计划课程顶替新计划课程,不能逆向顶替。

 2. 1 个序号为 1 门完整课程,1 门课程只能选择一种顶替办法,不能重复使用。 

3. 对应顶替区课程,同一行 1 门课程顶替 1 门课程,不能顶替其他课程。 

4. 选择顶替区课程,旧计划任选 1 门课程顶替新计划任意 1 门课程。该区新计划课程全部被顶替后,旧计划仍有课程未被使用,可顶替新计划序号 3-9 课程。 

5. 旧计划序号 12-14 课程,既可任选两门顶替新计划英语(专升本)课程,也可按照选择顶替课程使用,但不能重复使用。 专业代码:050101/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专升本)

说明:1. 只能用已取得合格成绩的旧计划课程顶替新计划课程,不能逆向顶替。 2. 1 个序号为 1 门完整课程,1 门课程只能选择一种顶替办法,不能重复使用。 3. 对应顶替区课程,同一行 1 门课程顶替 1 门课程,不能顶替其他课程。 4. 选择顶替区课程,旧计划任选 1 门课程顶替新计划任意 1 门课程。 5. 旧计划序号 12-14 课程,既可任选两门顶替新计划英语(专升本)课程,也可按照选择顶替课程使用,但不能重复使用。 专业代码:050101/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专升本)

说明:1. 只能用已取得合格成绩的旧计划课程顶替新计划课程,不能逆向顶替。

 2. 1 个序号为 1 门完整课程,1 门课程只能选择一种顶替办法,不能重复使用。 

3. 新计划序号 1、2 课程不能顶替,须报考。

 4. 对应顶替区课程,同一行 1 门课程顶替 1 门课程,不能顶替其他课程。

 5. 选择顶替区课程,旧计划任选 1 门课程顶替新计划任意 1 门课程。该区新计划课程全部被顶替后,旧计划仍有课程未被使用,可顶替新计划序号 3-9 课程。 6. 旧计划序号 10、11 课程,既可同时使用顶替新计划英语(专升本)课程,也可按照选择顶替课程使用,但不能重复使用。

2025年成人学历报考时间、流程、专业简章及学费信息【新生必看资料包】
友情提醒:大牛教育旨在为考生提供最新准确的考试信息,如有误差,请以权威部门信息为准,我们会尽力更新修正信息。感谢支持!部分资料由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供个人研究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
距离25年自考报名还剩
0
4
2
考试辅导
报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