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自考考试科目有哪些?考试顺序是固定的吗


很多准备参加自考的小伙伴经常会有这样的疑问:“自考到底要考哪些科目?”“考试顺序是固定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彻底解答这些高频问题,帮你理清自考科目安排的那些事儿!
广东自考考试科目
自考的考试科目一般有 12 - 18 门左右 ,不同的专业考试科目不一样,但分为以下几大类:
1 公共基础课(必考)
所有专业都要考的“通识课程”
常见科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
2 专业核心课(必考)
体现专业特色的主干课程
例如:
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
会计专业:《中级财务会计》、《审计学》
计算机专业:《数据结构》、《操作系统》
3 选考课(选考)
根据兴趣和方向选择的课程
通常有学分要求,需从多门中选考几门
4 实践考核课
需要实际操作或上机的课程
如毕业设计、实验课程等
5 加考课(跨专业考生)
部分跨专业报考可能需要加考 2 - 4 门基础课
自考考试科目是固定的吗?
自考考试顺序不是固定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安排!
自主安排的优势:
先易后难:先考简单科目建立信心
合理搭配:难易科目组合报考
时间灵活:工作忙时少报,空闲时多报
但要注意:
课程开考安排:不是所有科目每次考试都有安排,省考试院会提前公布当次开考课程,大家要根据考试院安排的科目来进行报考,一次最多报 4 门。
不同学历层次/专业/院校,报名自考的费用/拿证时间不同
自考考试科目报考技巧
第一次自考科目搭配:
先报理论课,熟悉学习和考试套路。
参考搭配模式:
全报考公共课:
公共课难度较低,高效学习,复习起来比较轻松。对于不确定考什么专业,后期想换专业的同学,考过公共课,换专业时可申请免考,不影响总体考试进度。
公共课 + 专业课:
1 - 2 门专业课 + 任意公共课
1 - 2 门专业课 + 2 门公共课
优点:公共课比专业课难度小,难易搭配备考不会很吃力。
第二次自考科目搭配:
有了第一次的学习经验和考试经验,第二次考试我们可以多报点,可以 4 门都报满。学位课程也可以试试;如果第一次有挂科的课程,现在也可以穿插进行重新报考。
参考搭配模式:
1 门学位课 + 3 门专业课
2 门学位课 + 2 门专业课
2 门学位课 + 1 门专业课 + 1 门选修课
第三次自考科目搭配:
第三次考试同样可以 4 门都报满,专业课、学位课和需要补考的课程都可以。
参考搭配模式:
2 门学位课 + 1 门专业课 + 1 门选修课
1 - 2 门学位课 + 1 - 2 门专业课
到第三次顺利考完的话,我们自学考试科目就已经考完大半了。
第四次自考考试搭配:
到这里如果剩余的科目多,那就继续参考上面的模式进行科目搭配去报考。如果剩余没几科了,那就剩什么报什么。
选报考试课程首先要根据课程之间的必然联系,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其次,公共基础课考试安排次数多、周期短;专业课一般一至一年半轮转考一次,机会少、周期长,考生在选报考试课程时应优先安排专业课。
再次,考生应优先选考几门较易过关的课程,一则增强信心,二则集中时间攻克难点。


